本報記者 周千清
菏澤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如何核對?如今,菏澤市民政部門、監察部門、財政部門、銀行機構等13個部門聯合構建信息平臺,實現申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會救助制度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一站式核對,對隱瞞收入和財產,騙取各類社會救助待遇的,將納入誠信體系。
多部門構建信息平臺,打造“火眼金睛”
日前,菏澤市相關部門出台《菏澤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做出了全新的、針對申請社會救助的申請人家庭狀況核對的方法。
這一辦法針對多項社會救助制度,包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住房保障等等。
為保證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的準確性,13個相關部門共同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相關工作,這13個部門分別是,菏澤市民政部門、監察部門、財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部門、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公安部門、工商部門國稅、地稅部門、國土資源部門、交通運輸部門、農機部門、銀行機構。
每部門都分管相關項,如民政部門負責建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共享平臺,並提供婚姻登記和死亡人員信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提供家庭成員的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和享受待遇信息,家庭成員失業登記情況,並做好有關信息的協查工作等,讓申請人家庭狀況核對工作沒有漏洞。
企圖騙取社會救助,將進“黑名單”
菏澤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新的信息平臺,對申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即低保的申請人家庭狀況核對工作而言,如同加入了“航空母艦”。以往對民政部門以外的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時,涉及部門較多,步驟複雜,如今除了民政部門之外,房管部門、交警部門等,申請人家庭財產組成部分的專管部門都在其中。
同時,監督管理規定也相應出台,其中不但有對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以及處罰規定,還有對隱瞞收入和財產,騙取各類社會救助待遇的申請人的處罰規定。
對於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區居民委員會以及其它社會組織,不如實提供居民家庭收入及家庭成員的有關情況,或者出具虛假證明的,將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處理,並向社會予以通報,納入中國人民銀行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及有關部門建立的誠信體系。
而居民家庭不如實提供相關情況,隱瞞收入和財產,騙取各類社會救助待遇的,由相關審批部門取消其救助待遇,並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及有關部門建立的誠信體系。
對此,市、縣(區)民政部門以及鄉鎮(街道辦事處)將設立舉報箱或舉報電話,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原標題:瞞實情騙救助將被拉入黑名單)
<a href="http://blog.yam.com/hwhomhcylnbrl/article/72178312">(觀看全文...)</a>
↧